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发酵过程监控系统校准: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关键

发酵过程监控系统校准: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关键
更新时间:2025-07-21      阅读:76
  发酵过程监控系统的精准度直接决定生产质量,而校准是维持这一精准度的核心环节。忽略校准可能导致pH、溶氧等关键参数偏差,进而造成产物yield下降甚至批次报废。​
 
  pH传感器是较易漂移的部件,每次使用前需用标准缓冲液校准。先用pH7.00标准液定位,再用pH4.00或9.18缓冲液斜率校准,确保读数偏差≤0.02pH。若校准后仍不稳定,需检查电极膜是否破损,或用0.1mol/L盐酸浸泡2小时去除蛋白污染。建议每批次生产前校准1次,连续运行时每72小时复校。​
 
  溶氧电极校准需分两步:零氧校准用亚硫酸钠饱和溶液,满度校准则将电极置于发酵罐灭菌后的无菌空气中(25℃时对应8.26mg/L)。校准前需确保电极膜无气泡,若读数漂移,可拆下电极用软布擦拭膜表面,或更换老化的电解液。对于高耗氧发酵,建议每天进行一次单点校准。​
 
  温度探头偏差会连锁影响其他参数,校准需用标准温度计比对。将探头与经计量认证的温度计同时放入恒温水浴,在30℃、37℃、40℃三点验证,误差超过±0.2℃需调整。注意探头线缆接头是否松动,这是常被忽视的漂移原因。​
 
  系统整体校准不可忽视。每周需进行一次模拟发酵验证:将所有传感器置于标准溶液中,记录12小时参数波动,确保pH漂移≤0.1,溶氧波动≤2%。数据采集模块需每月用标准信号发生器校准,确保4-20mA信号转换误差≤0.5%。​

 


 
  校准记录应包含日期、校准液批号、操作人员及偏差值,形成可追溯的校准档案。对于关键发酵工艺,建议采用“双人校准+数据复核”机制,避免人为失误。通过科学的校准体系,监控系统才能真正成为发酵过程的“火眼金睛”,为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。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